——苍溪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三农”工作剪影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2007年以来,苍溪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加大涉农工作的监督力度,保障和促进了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镜头一:关注农机化工作,让农民种田更加“轻松”
农业机械化工作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3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到白桥、八庙等乡镇和县农机汽配公司等4家农机经销商,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题汇报、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就《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撰写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针对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机操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农机化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审议意见。针对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大了农机资金投入力度,进行了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开展了农机购置补贴自查工作和打假护农、农机道路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督促经销企业搞好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去年底,全县累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4913万元,农机基础设施投入共计25614万元,培训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2万多人次,各种农业机械拥有量达30多万台,有力地改善了农机装备
结构,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镜头二:关注种子质量问题,确保农民丰产丰收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几年来,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在我县时有发生,使不少农民上当受骗,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群众意见较大。2009年2月上旬至3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我县《种子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深入到全县15个乡镇和52个涉农部门、种子经销点,走进120多户农民家中,访问群众400多人,收集并梳理群众意见和建议40多条,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在会议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加大《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等5条审议意见,会后,县人大常委会把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交由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书下发后,县人民政府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整改落实方案,举办了3期种子农药经营者培训班,健全了种子经营信用等级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了售前审查、留样备查、抽样检测力度,开展了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执法活动,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劣种子、未审未引先推等违法行为30余起,切实维护了品
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镜头三:关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改变农民“靠天吃饭”局面
为改变农民长期靠天吃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2009年12月17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先后深入歧坪、元坝等乡镇,对天新、三井、江南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行了视察,详细了解了农业园区发展思路、运行机制等情况。针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等问题,视察组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农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大力完善园区路、渠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上做文章,积极打造地域品牌”,“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对接力度,充分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等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经汇总整理后形成了视察意见,转送县人民政府办理。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视察意见逐一进行了研究。会后,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项目整合机制、探索农业资源转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成农业科技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条“园区承载、产业支撑、要素集约、机制创新、示范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基本建成白桥、江南、三井等6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入驻园区大业主28个、小业主135个,特色产业基地达37万亩,园区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镜头四:关注畜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全县畜牧业发展,2010年5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到文昌、云峰等乡镇和蜀川饲料厂、鸿宇食品公司及部分兽药饲料批发销售门市部,就我县贯彻实施《畜牧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各种座谈会8场,发放调查问卷360多份,走访农户和基层人大代表130多人,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此项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随后,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畜牧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在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畅所欲言,提出了“加大《畜牧法》的宣传力度”,“加大向上争取畜牧项目的力度”,“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等6条审议意见,向县人民政府转送了《关于<畜牧法>贯彻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的函》。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畜牧业的发展意见》,《关于加快土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认真落实了对母猪、商品猪实行养殖保险补贴,对规模养殖场(户)建圈、引种实行项目补贴等一系列畜牧业扶持政策,加大了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切实推进了我县畜牧产业依法、安全、健康发展。去年底,全县实现出栏生猪109.6万头,肉兔出栏201.3万只,毛兔存栏479.1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3.92 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2150元,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
镜头五:关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守住农民的“命根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全面了解全县基本农田保护情况,2011年9月14日至18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到永宁、五龙等乡镇和天然气化工园区等施工工地及相关村、组、农户,采取听取汇报与座谈走访、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针对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利用效益差、种粮面积不断减少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土地整理的力度”,“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依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破坏耕地的行为”等审议意见。针对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体系,县、乡(镇)、村、组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4个,开展了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县不仅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59万公顷、耕地保护面积8.47万公顷的目标任务,而且净增耕地面积4.545万亩,确保了耕地保护提质增量。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苍溪县逐步走出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路子,全县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年均增长8%、13%以上,成为全省20个“三农”工作样板县之一,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农”工作先进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县人大常委会的心血和汗水。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从事关“三农”发展的重要问题着手,加大监督力度,让惠农政策更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