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代表工作

群众说我是个实诚人——记朝天区两河口乡人大代表刘德喜

发布时间:2018-12-27 09:17    阅读:1399次

 

刘德喜,2013年当选为两河口乡吉庆村村主任,2016年当选为两河口乡人大代表,5年来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深的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群众选出来的干部,就是为群众办事的,唯有以满腔的热情对待群众,以务实的作风对待工作,脱贫攻坚才能深得人心,开花结果。

全票当选 给予的是群众更高的期望

2017223日,吉庆村村委会门前的院坝里,人头攒动,群众热情高涨。这里正在举行两河口乡吉庆村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现场组织有序,选民依次排队投票,已经担任一届村主任的刘德喜,既是一位选民又是一名候选人,心情难免有些紧张和激动。在工作人员严肃认真计票后,总计票员高声宣读计票结果:现场763名选民投票,有效票763票,村主任候选人刘德喜得票763票,全票当选为吉庆村第十届村民委员会主任。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来与他是竞争关系的另一名候选人竟然也把票投给了他。除了短暂的喜悦,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说明大伙儿对他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若果说以前是大部分群众,现在则是所有群众的信任了。

困难再大  也要开出第一条路

吉庆村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和李家乡的经营所只有一山之隔,看着邻乡邻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火朝天,吉庆村的老百姓却因为一段不足一公里的断头路干着急,多年前都在谋划修这段路,一直停留在嘴上。2013年的春天,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这名新当选的村主任身上,刘德喜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舍得一身剐,说干就干,整天跑乡上要项目,跑邻村搞协调,爬山涉水测线路,说服群众搞集资投劳,占林占地搞平衡。一两个月下来,才发现修路何其艰难,乡上的项目没有,群众的钱集不起来,线路经过的坟地不让动,更糟糕的是在成都当大老板的发小给他打来电话说:“马家坡这座山是我的风水宝地,坚决不能动,路绝对不能修。”一边是缺钱、阻拦等难题,一边是群众期盼的眼神,他还是没有放弃,亲自跑成都找发小做思想工作,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贷款10万元,找施工队、组织机械人工,终于破土动工了。经过三个月的艰辛努力,硬是在陡峭的山壁上开挖了一公里山路,打通了30米隧道。2014年底,连接吉庆老林的断头路通了,也是他担任村主任来,给组织和群众完成的第一份考卷。

心系群众  才会把群众的事做细做实

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是压在基层干部肩上的一副沉重的担子,吉庆村虽然是非贫困村,但62户贫困户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更繁重的是场镇要建一个容纳34户农户的集中安置小区。刘德喜主动请缨,担任吉庆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从现场规划、土地占用协调,项目建设招标,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进度督查,到资金筹集,房屋分配,搬迁入住等一系列工作,都全程参与,牵头组织。为了实现如期入住,通常经常早晨六点起床到工地,晚上十点还在搞协调,大到讲政策做规划,小到和砂浆搞劳动,软磨硬泡也好,没日没夜也罢,脚不沾地的跑,挨家挨户的“缠”,个中艰辛毋庸置疑。但看到现在贫困户全部搬进了新居,喜气洋洋的住上了新房,他觉得比啥都值。

天道酬勤 机遇留给了有准备的人

2017年底,区农业局领导为谋划现代农业园区到两河口乡踩点,在吉庆村魏家沟,张局长指着眼前一片200余亩的土地问村干部:“这块地能流转过来吗?半个月时间能拿下来吗?”刘德喜敏感的意识到吉庆的发展机遇来了,当即拍着胸口说三天就能拿下来。当天下午就召开群众会,记得在会上有老百姓说“刘主任是个实诚人,说得到做得到,我们信得过!”,第二天就签完了土地流转合同。就这样,两河口现代农业园区顺利落户到了吉庆村。

抓住了机遇,干部就得吃苦。2018年以来,随着5000余米河堤建设开工,1000余亩蔬菜示范片种植启动,200余亩土地平整及沟渠治理,136户农户新村建设动工,花千谷项目建设初具轮廓,30余户农家乐完成建设接待客人,加之繁重的脱贫摘帽任务,几十年不遇的洪灾来袭,刘德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走的路、说的话、受的气、吃的苦可能要比其他村的村干部要多得多,但他没有任何怨言,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了763张选票,为了家乡的发展,他这名村主任、这名基层人大代表就得拼,这个苦值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