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 一心为民
——记市、县、乡人大代表罗淑英
罗淑英,市、县、乡人大代表,唤马镇人民政府镇长。一直以来,罗淑英代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破解工作难题,找准发展出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深入一线察民意、谋民生、解民忧,全力为辖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彰显了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代表情怀。
一、 深入基层察民意,为民构筑“连心桥”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民主渠道,代表要做到从选民中来,到选民中去,充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因此,她参加村支部民主生活会,中心工作群众宣传会,老干部座谈会;到村庄看新村,与百姓拉家常;到社区看建设,与居民商发展;到单位看工作,与职工谈心得成了她的必修课。同时,将个人电话公布于众,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老百姓可以随时跟她沟通联系,并把政府最近的工作现状、发展思路用老百姓的语言传达下去,让群众能了解政府,支持政府,切实架起了干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2010年春节期间她收到了原渔塘村支部书记杨某的两则短信,一则是春节祝福,另一则便是困扰渔塘村五组几代人的癌症高发率难题。上班第一天她就带领卫生院防疫员到现场查看了村民饮用山泉水的原井,并立即将鉴定结果报告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及相关主管部门。经鉴定,有一口井因亚硝酸盐分子含量超标无法饮用,得到这个消息后,她马上召开五组群众会议,共同商议解决饮用水难题。经过反复的思想解释工作,一事一议决定人均筹资600元,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建立集中供水站。在选择饮用水源问题上,她和村民的意见不一致,村民想到漓江山王沟去引水,还有人想到黑山哑巴沟引水,那里比较近,而她提出到碾子沟水库引水,因为一是漓江山王沟和黑山哑巴沟水源在枯水季节没有绝对保证;二是从别的乡镇上过,或许会受到管制,而碾子沟水库属唤马镇政府管辖,虽然架设管道艰辛,但是可以无偿提供,保证随时正常引水。经过多次耐心说服,她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该组顺利的从碾子沟引水修建了集中供水站,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近年以来,她共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数百条,其中现场答复和解决的达80%以上,责成相关部门限期解决的占20%左右,无一拖延推诿事件。
二、履职尽责谋民生,为民铺筑“致富路”
做好本职工作是人大代表的立身之本,作为一个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更要努力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唤马镇虽地处县腹心地带,但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唤马的经济发展。因此,大搞基础建设、强化产业基础,为老百姓的致富铺路是镇政府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即将通车的唤马跨江大桥满足了唤马几辈人的渴盼。为完成2009年7月提出的三年时间实现所有村道路硬化,实现水泥路村村通,五年时间完成山坪塘标改,新建(标改)防渗渠系20km,实现塘堰、渠系配套全覆盖的目标,她绑定了最后一个硬化村道路的大林村,因该村基础薄弱,人数较少,群众负担较重。她首先给村社干部定目标、鼓干劲,再给一些有影响力的村民代表宣传,并多次召开干部群众大会统一群众思想。2011年7月1日,敦促该村支部在会上作出了承诺,立下军令状,并在第二天以一事一议方式决定了硬化该村道路,现正在建设之中。2012年5月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将会全面实现。三年累计标改山坪塘76口,建防渗渠系12.9km,塘堰、渠系配套全覆盖目标也将会如期实现。在产业发展方面,在石顶村新建猕猴桃示范园300亩,红金村猕猴桃基地1000亩,人均可增收1800元。
三、情系百姓解民忧,为民修筑“幸福墙”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她们的工作业绩就有多突出,她是这样诠释一个基层干部代表工作业绩的。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福。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就会有一道道幸福之墙悄然而生。
一直以来,罗淑英代表始终坚持群众有求必应的原则,雷厉风行办好群众的事。对群众的诉求迅速作出答复,及时做好处理。2009年9月7日一大早,石顶村村民梁某到镇政府办理学生家庭困难证明,当天政府公章被带到了县城,持章人在城里开会。办公室电话告诉她,梁某在外读书的儿子要这个证明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当天必须寄出去。于是她立即吩咐办公室派人带上材料来县城办理。她在街边审批了这一手续,办公室人员将材料寄了出去。下午5时左右,邮局收寄回执单送到了梁某手中。梁某十分感激:“这事在以前不晓得要等几天,更不用说政府派专人去为我办,办事咋一下就这么容易!”如此让百姓“惊奇”的办事效率先后被《广元日报》、《四川日报》宣传报道。
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对一些难事、突发事件亲自办理。唤马场新街历时多年未得到较好发展。主要原因是汪家两兄弟住房地处街中心,一直不愿拆除。为加快新街建设,推进场镇发展,割掉这个“肠梗阻”势在必行。2009年初,她带领村建、社区等相关同志深入该户,给在家的两位老人计算经济账,对比时间差,以等同子女的身份苦口婆心拉家常赢得两位老人的信任,当即签下了拆房承诺书。如今,新街已有2个单位、10余个体户建好房,做起了生意。2011年2月23日,唤马车站200余名农民工包车外出,当地客车因利益冲突将交通堵塞,农民工无法正常出行。她听了需进城办事的财政所长回来说起这件事后,随即前往车站进行处理。到了车站,看到横在路上的客车和几百名背着包裹的农民工心急如焚,这既是突发事件,也是群体事件,她立即通知了包车方(元坝客运站)、唤马客运站,并选了几名农民工代表在一起商议,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达成协议。而后她亲自将200余名农民工送往张王乘上太原的长途客车后才离去。在她下车的时候听见一个声音说:“今天不是这个镇长来不知道啥时候才走的成。”
2011年5月,黑山村村民李某、刘某因家庭内外感情纠葛发生了自杀案,在双方亲戚将可能发生冲突、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她亲自带领综治、安监等部门人员午夜深入住户做思想工作,赢得双方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并深入现场,进行教育、疏导,在两天之内及时妥善处理了一桩人命案,阻止了即将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隐患,得到了干群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