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常委会会议③】
以法治宣传教育筑牢全民法治信仰的基石
10月15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关于视察“八五”普法终期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了全市“八五”普法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普法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广泛普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融入学校教育,举办干部法治讲座452场、校园专题讲座1200余场。加强宪法学习宣传,组织新任职领导干部宪法宣誓307场,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1200余场,近8万市民参与宪法知识竞答,28.9万中小学生参与“宪法卫士”行动。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其他法律法规,开展法治教育“五大行动”。
公民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健全干部年度法治考核与述法机制,17个市级部门出台应知应会法规清单。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市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及辅导员,建成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3个、法治教育基地8处和税法教育基地5处。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五大工程”,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
法治氛围进一步营造。建好法治文化阵地,全市建成法治主题公园7个、宪法(民法典)广场45个,乡镇、村(社区)法治小广场、长廊等2431处。深化法治文艺创作,编印“八五”普法系列丛书31种,打造“每日普法在线”等本土品牌13个,开展“法治文艺演出进基层”巡演1300多场。发掘保护红色法治文化,旺苍县苏维埃政府管理经验入选首批“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
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畅通。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培养“法律明白人”1.5万余名,培育学法示范户。深化法律进企业,开展“进企送法、入企走访、法治体检”三大行动,提供法律服务5000余次。深化法律进网络,在全省率先开展“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试点,打造网络安全示范小区12个。
普法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印发普法责任制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司法工作人员“以案说法”和典型案例报送制度。全面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法治广元”电视节目播出93期,建成“法治广元”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1个,开展巡回审判、公开审理213场,执法现场释法说理1.5万余次,法律服务过程中释法析理超3万人次。
锚定目标精准施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同时指出需关注的问题:在法治思维运用、普法宣传方式、普法资源精准匹配度和实效性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提前系统谋划,对下一步普法工作开展提出了工作建议。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普法责任。强化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持续完善普法责任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抓好经验总结,推进前瞻谋划。系统总结“八五”普法经验,提前谋划“九五”普法工作,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明确“九五”普法重点方向,切实增强做好全民普法工作的责任感。
突出普法重点,提升宣传实效。加快建设具有广元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普法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加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普法方式,精准匹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区域的法治需求,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
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在“九五”普法即将到来之际,我市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持续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元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来源:温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