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展风采 乡村振兴谱华章
    ——记广元市八届人大代表、利州区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凤杰
在广元市利州区河西街道学工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广元市八届人大代表、利州区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凤杰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他积极响应河西街道人大工委“三联三助”活动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基层调研,精准谋划路径,积极协调资源,为学工村的振兴发展倾注心血,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与担当作为。
精准把脉:深挖优势明方向
学工村地处广元市城区西郊,紧邻4A级景区天曌山,天曌山旅游环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天曌人家、美丽学工”之美誉。随着2024年5月天曌山旅游道路改扩建通车,该村人气骤增,成为徒步、骑行、露营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新兴的“拖拉机烧烤”、“面包车咖啡”等业态初露头角。
陈凤杰代表敏锐地捕捉到学工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机遇:独特的城郊区位优势、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优势,以及2025年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旅游二次创业”并将全市旅发大会选址利州区(天曌山为会场之一)带来的重大政策利好。他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提出了依托天曌山旅游资源、走“文旅融合”特色发展之路的振兴思路。
科学谋划:擘画振兴新蓝图
学工村坐拥1.8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超90%,平均海拔867米,气候宜人,视野开阔,可俯瞰广元城区全景。村内已形成“山上特色农业(笋用竹、李子、樱桃、天麻种植基地+星级农家乐),山下新型工业(10余家规模企业)”的产业雏形。
陈凤杰代表立足学工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乡村空间规划契机,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他主导规划了包含10余亩特色采摘园、半山野茶集、光槽共享菜园等在内的6个园区7个项目,旨在深度整合农业采摘、农产品展销、露营休闲、美食品尝、研学体验等多元要素,将学工村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综合休闲目的地,让游客沉浸于天然氧吧,感受四季美景,体验农耕乐趣。
务实推进:力促项目见实效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自2024年12月河西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专题调研以来,陈凤杰代表多次深入学工村实地考察,反复论证修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积极推动项目纳入全区乡村振兴大盘子。他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区级相关部门,全力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
辛勤付出结出硕果:2025年4月,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河西街道学工村农旅融合项目”成功纳入利州区2025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获得150万元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同年5月,“河西街道学工村2025年果蔬采摘园改造提升项目”也成功入选区级同类项目,获得47万元区级财政资金。这些项目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为学工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惠及全村595户、2536名村民(包括14户41名脱贫人口),并有效带动周边至少5家农家乐协同发展。学工村的文旅融合之路,正有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并为天曌山文旅产业升级和区域特色品牌打造注入新动能。
谈及未来,陈凤杰代表目光坚定:“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将继续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目标要求,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始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谋划、争取以工代赈等更多惠农项目,为绘就河西街道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凤杰代表以扎实的履职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学工村的振兴之路上谱写了动人的履职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