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县区经验

青川县: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5-07-14 16:52    阅读:27次

青川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有效解决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新要求引领守正创新、以新机制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探索实施了代表建议“三个二、一主动(即两见面、两督办、两把关、B类建议季度主动报告制)”工作制度,切实把代表建议办理成效转化为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末端见效”的强大动能,有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坚持“两见面”,解决建议内容是否一致、效果是否满意的问题。一是代表建议办理前,承办单位均与代表见面,倾听民声民意,沟通建议真实意图,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方向、目标一致。二是办结后见面回访办理满意度,征求代表对办理情况的意见,对一时难以办结的,耐心说明原因,做好有效答复,对确实解决不了或超越本级办理范围的,及时解释清楚,取得谅解和支持。


二、突出“两督办”,解决措施是否有力、进展是否顺利的问题。一是在办理建议一个月内督办责任单位工作态度、工作措施、资金来源、责任落实,严防谁提问题谁答复办理,严防错位安排、提升办理实效。二是办理过程中督办进展情况,召开建议办理“面对面”工作会,精准掌握实情,承办单位汇报办理进度,主动接受代表监督,让代表实时了解办理过程,促进办理工作实效再提升。


三、严格“两把关”,解决代表是否内心满意、是否擅将B类转为C类的问题。一是对已办结建议严格把关,采取专项视察、工作调研、实地走访、代表小组活动等形式,扎实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专项行动,重点对A类、B类建议进行核查。建议内容办结没有、代表对答复意见是否真心满意,实行销号管理,办结一件,销号一件。二是对不具备条件办理的建议转为C类予以严格把关,坚持严格审查、集体审定、科学研判,严格把关把通过努力能办到的建议轻易转为C类。对房石镇前河村义中地便民桥建设等7件办理质量不高的建议被责成重新办理进行“二次验收”,木鱼镇外街河堤护栏步行道提升综合功能等5件C类建议重新核定调整为B类。要求限时重办,专题汇报办理情况,倒逼承办部门通过积极向上汇报对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严控B类转为C类建议。


四、实行一个季度主动报告工作进展,解决B类建议“马拉松”问题。对正在办理的B类建议由责任单位一个季度主动向县目标绩效中心和县人大代表工委报告进度,直到办结为止,不用去催促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代表虽已“卸任”,但对于代表们代表人民所提未办结的建议不能“放任”。将十八届六次会议未办结的代表建议一同纳入督办,先后对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21件、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46件、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22件、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9件、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23件到期虽已答复代表,但并未完全办理落实的共计121件B类建议办理合并梳理、建立台账,持续跟踪监督,实行季度末主动报告制,不论时间跨度多长,坚决一追到底,直到办结销号为止,有效堵塞“会过事了、以拖代办、纳入规划遥遥无期”的漏洞。目前,已有81件B类建议通过持续攻坚“再办理”先后转为A类件,短期内实无条件办理的22件逐步转为C类,其余17件仍在全力推进中,对工作推进落实不力的部门,及时启动约谈、通报、人大意识法规培训班、询问、质询等有效措施,切实推进代表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青川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担当,代表履职活力进一步迸发,全县各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已成自觉行为,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实效得到明显提升,有力地支撑和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人大工作的具体内涵。(来源:青川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