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凝聚发展合力

发布时间:2025-01-10 20:48    阅读:676次

民主法治既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和任务,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制度保障。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就“民主法制建设”话题进行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左尚勇: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


2022年,广元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新时代政务公开,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如何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左尚勇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及其部门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强化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基金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尤其是国资国企要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做到守法诚信经营,从而保证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成长、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聚焦食品药品卫生、教育培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尤其是校园内外安全。同时,要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防止不当干预市场经营主体的行为。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严格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加强合法性、适当性审核,对公民权利义务有较大影响的要依法依规公开征求意见,事关市场主体的要专门听取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管好红头文件。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执法资格考试和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使每一次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行为都做到风清气正,从而守护好人民的美好生活。


市人大代表史桂华:

营造良好的法治人文环境


史桂华说,民主法治建设在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扮演着保驾护航的角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民主法治建设有效保障基层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农业兴旺、农村宜居、农民富裕的宏伟蓝图,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活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群众对法治建设了解不够,导致群众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乏。”史桂华建议,加大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人文环境。通过开展案例讲解,重点强调重要法律、日常使用的法律法规做到应知应会;针对基层群众有效开展民主建设、村务公开、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网络犯罪、行政征拆等法制宣传,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教育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引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