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利州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监督和支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大力提升办学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为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有力的助推城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抓住监督重点,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1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提质工程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以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为抓手,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监督,每年对全区义务教育工作进行2次全面详细调研,从“提升教育能力、建全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意见,加大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跟踪落实,有效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共整合乡村学校、教学点22个,改扩建学校13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420个,幼儿园学位1470个,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教育布局更加优化,区域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度,利州教育局被WWEC教育者大会授予“城乡融合教育最佳实践奖”,并在大会上作《城乡融合教育实践分享》经验交流。
强化监督职能,提升城乡教育整体质量。围绕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和重点工作安排,聚焦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难事,综合运用市区代表联合视察、审查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约见等监督方式,着力助推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围绕审议《利州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及《利州区城乡片区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参与《广元市利州区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及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的讨论修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方式,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教师和广大群众意见,提出以集团化办学为载体,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促进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在管理、教学、教研上的紧密融合。《县域城乡教育共同体融合发展实践研究》《以城乡教育共同体为助力的农村初中内涵发展实践研究》等课题成功申报为四川省2023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集团化办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发挥代表作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常委会确定一名副主任定点联系区教育局,教科文卫委人员每人联系一所学校,区大代表联系区域内学校,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加大群众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及时对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落实。通过共同发力,利州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普惠率82.4%;义务教育质量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市前列;高中教育高考成绩持续攀升,重本、本科上线人数占比逐年提高,“低进高出”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残疾儿童少年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和义务教育学校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