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代表工作

【代表风采】肖华代表:代表力量“心”定义 小手工编织大幸福

发布时间:2023-10-08 15:53    阅读:1986次

肖华,1987年出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现任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冯家岭村党支部副书记、卫子镇归雁工艺品厂(来料加工车间)负责人。

图为:肖华参加省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把多余的部分向下折,过程中需要注意布条的紧密度和平衡性,以确保成品的稳定性和美观度……”9月28日下午,刚从2023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省级决赛现场领奖回来的肖华,其参赛项目《“归雁工程”——小手工编织大幸福》荣获社会企业类金奖,手里的奖杯还热乎乎地,便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当地来料加工厂的工作中。

图为:肖华在2023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省级决赛现场演讲

图为:“归雁工程” 小手工编制大幸福获得2023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社会企业金奖

 

“巾帼头雁”展风采  铿锵玫瑰绽芳华

 

2019年底,原卫子镇“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因主要负责人调动,一时没找到合适的管理人员。由于设施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人心涣散等问题,该车间一度经营不善,被很多人认为是“烫手山芋”,无人愿意接管。

在这个关键时刻,肖华主动请缨,申请接管车间管理工作。

“当时整个车间只有10个人,成品合格率也低。”初到工厂,车间杂乱无章、工人状态懒散,这一切肖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接手的前几个月,可以说是整天都泡在车间,常常修机器到半夜两、三点才回家,脸上、指甲缝、头发上都是机油,根本没得时间打理自己,有时候在场镇上遇到熟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肖华叹了口气,那时大家都不相信她能盘活来料加工车间,见到她问得最多的便是“你们车间好久倒闭?”“你们那个厂还没关啊?”

不被看好的肖华暗下决心,要让来料加工车间“成功逆袭”。然而问题却一个接一个,因为没见到效益,员工流动性大,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觉得太辛苦、收入不理想就打算放弃。

“车间里的工人全是阿姨,我就拉家常、讲道理,想办法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肖华一一上门了解女工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压力,并尽量解决。

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项项困难被克服,没有了后顾之忧,女职工们的工作热情渐渐地被激发。肖华也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各种来料加工针法,学会了机器维修。此外,她还积极了解流行款式、颜色混搭,并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销路,“昭化造”来料加工产品成功的打入了海外市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肖华的不懈努力下,三个月后,来料加工车间终于走上了正轨,人员队伍稳定、订单逐步攀升、加工费实现了成倍增长。车间管理经营模式荣获昭化区2020年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图为:肖华向群众教授工艺品制作技巧

目前全区共有5个归雁工艺品厂,都是由肖华负责管理。被评为省人大代表、妇女代表、三八红旗手……这都是对肖华工作的认可和鼓舞。

肖华感慨,如今,乡亲见到她,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那还缺人不?”

 

做靓“归雁经济”  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新路子

 

缝纫、拼接、上花边、上底布、上飘带……走进卫子镇来料加工车间,一台台平车发出咕吱咕吱的机杼声,工人们正埋头赶制各类海外订单,由她们手工制作完成的坐垫、被套、枕套等产品,将陆续发往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地。

“我主要从事馒头垫、手工花篮、褶皱抱枕等产品生产,活儿轻松,每个月至少能挣2000多块,好的话超3000块!”工人王素芳唏嘘不已,“没有肖书记,这个车间早就倒闭了,哪还有今天的规模。”

在车间,像王素芳一样的女职工还很多,看到工人收到工资时的开心笑脸,肖华比自己挣到钱还高兴。

“近年来,昭化区探索实施‘归雁工程’,引导妇女家门口就业,挣钱与顾家两不误,而作为这项工程的‘领头雁’,在资金投入上,肖华用‘最少的付出’获得了‘最大的回报’。”昭化区妇联主席李欣坦言。

家住卫子镇卫子村的王晓琼也是受益者之一,她从卫子村加工车间成立之初就一直在这务工,“车间计件,多做多得,我每月收入2、3千。”王晓琼说,在肖华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来料加工队伍中来。

图为:来料加工车间培训留守妇女群众工艺品制作技艺

截至目前,肖华负责的5个来料车间带动居家灵活就业人员300余人(其中,脱贫人员46人,3-4级残疾人6人),累计完成订单生产130余批次,产品远销海内外,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擦亮“归雁工程”品牌  助力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归雁工程”是昭化区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积极学习浙江省来料加工业发展先进经验,探索实施的创业就业路径。

“作为昭化区首个‘归雁工程’,卫子镇来料加工车间由最初一个不足40平方米的10人小作坊,发展成现在的200平方米70余人参与的规模化加工车间;工人由业余生手变成专业技工,留守妇女和待业青年能在家门口就业,这些都与肖华的努力分不开。”在昭化挂职的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相关干部坦言。

图为:来料加工车间员工正在制作坐垫工艺品

肖华积极发挥“归雁工程”的就业帮扶作用,多次前往浙江学习考察,将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来”。卫子镇来料加工生产红火后,很多人跑来学手艺,无论是编织技巧还是管理经验,“老师傅”肖华总是倾囊相授,昭化“巾帼归雁队伍”越来越壮大。

“浙江总厂已经在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购买了地皮,盛开家居有限公司马上就要建起来了,届时可带动更多妇女就业。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成渝号(广元)专列直接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将大大缩减运输成本,提高就业收入,到时候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展望着美好愿景,肖华眼里泛着希望的光。

争取资金技术支持、完善设施设备、拓展市场渠道、开展技能培训、参加创业创新比赛……带领农村妇女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肖华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