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如何让周边群众从经济困境中走出来?这是剑阁县丰园畜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绿麟家庭农场负责人涂小红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在剑阁这片热土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致富带头人,他们有技术、有情怀、有理想、敢打敢拼,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在创业的道路上,来自演圣镇的涂小红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衷,积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深耕养殖,摆脱困境
提起养鸡的艰难历程,涂小红颇有感触。作为土生土长的演圣镇天马村人,小时因家中经济拮据,初中毕业后,便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从2000年起,涂小红先后在福建、广东等地打零工,走南闯北10余年,一路摸爬滚打,吃了很多苦同时也积累了经验,在看过大城市的繁荣后,她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决心用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回乡后,满怀一腔热血的涂小红先后尝试过种植多种产业,但因经验不足、技术落后、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均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后,在演圣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涂小红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养鸡场,开始了剑门关土鸡的专业化养殖。首批购进14000羽肉鸡苗进行饲养,几个月后便全部售罄,为涂小红赚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正当涂小红信心满满的时候,一场“鸡流感”让鸡场全军覆没,几乎损失了一多半,这无疑给刚刚看到希望的涂小红来了“当头一棒”。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涂小红没有被困难打倒,她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决心攻克经验、技术难关,先后赴陕西、河南等地深入学习肉鸡养殖技术,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良技术、总结经验,鸡场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
 
创新融合,带民致富
2013年4月,涂小红注册成立了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5月创建绿麟家庭农场,2022年农场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3年评为市级有机示范基地,占地1100亩,分4层建设,共有圈舍75栋,种植粮油150亩,年出栏土鸡10万羽。同时积极吸纳周边群众,每年700人次务工收入达10万余元,集体资产分红3.6万元,带动周边区域丰园小红鸡养殖600余户,带动发展土鸡20万羽。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了养殖行业,农户以社员身份加入合作社发展土鸡养殖,涂小红向领取了鸡苗的农户逐一上门传授养鸡注意事项、疫病防治、管理、消毒等技术知识,使广大养殖户全程享受土鸡鸡苗的养殖、销售、屠宰加工以及养殖产前、产中、产后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除了卖土鸡、卖鸡蛋,农户也可留一部分自用,主打不喂饲料,喂杂粮、杂草、谷物,基本都是在山地放养,真正实现了鸡肉、鸡蛋的绿色无公害、天然好营养,同时鸡粪还能当肥料,发展种养结合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克服了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局限性和对土地等资源过分依赖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实现了演圣镇全民化、规模化的土鸡养殖产业格局。
履职担当,践行初心
当得知自己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刻,涂小红深感能够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发声,能够带领更多乡亲致富,她不但这样想着也践行着作为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涂小红坚持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民意汇集民智,并带领村民前往养殖示范区参观考察。多年来,涂小红一直坚持为全镇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讲解防疫知识与疾病防治技术,将自己掌握的养殖经验传授给养殖农户,并跟踪服务指导,确保养得活养得好。通过涂小红的带动和引导,养殖户达到了全镇农户总数的81.9%,养殖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00多元,全镇381户贫困家庭通过土鸡养殖彻底摆脱了贫困,68户农户通过土鸡养殖走上了小康路。随着规模化养殖成效显著,涂小红登记注册了“丰园小红鸡”品牌,“小红鸡”成了演圣等乡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她的带动下,全镇肉鸡养殖户不断增加,周边乡镇的农户也前来取经学习,邻近乡镇和周边市县的1300多户农户也跟随涂小红养殖土鸡。除带动乡亲们致富外,涂小红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天马村修建组级路,她慷慨解囊,主动捐款。疫情期间,面对饲料供应困难、产销困境,创新开展订单式线上合作,不但没有造成损失,更为疫后土鸡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门路。
涂小红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人大代表,一直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开疆拓土”,为家乡的发展献智献力,主动担当作为,带领村民致富过上好日子。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农民艰苦奋斗的不凡历程,诠释了一名优秀基层人大代表的崇高信仰与责任担当!
 (来源: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