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综合要闻

教科文卫工委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11-07-15 10:33    阅读:2163次

 

近日,根据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斌带领教科文卫工委同志,就去年我市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市委书记罗强多次就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批示,并深入城区集贸市场及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调研;市长马华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和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今年,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马华市长亲自担任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17个市级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市、县(区)两级财政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确保逐年递增。市食品安全委员建立完善了信息发布、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责任追究等10项工作制度,并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定期对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将行政效能监察引入食品安全工作全过程。去年至今,全市组织开展了食品添加剂、地沟油、有毒蔬菜、问题乳粉、一次性餐盒专项整治、夏季食品安全、学校和工地食堂专项监督检查、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乳制品、肉类及肉制品、酒类、保健食品、食用油等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强力整治基础上,着力建立“地沟油”长效监管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广元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试行办法》。职能部门与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单位签订了“拒绝销售、使用地沟油”承诺书,对问题产品生产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按照《广元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整合了市城区内5家地沟油加工小作坊,实行收集、运输、加工、销售、服装、车辆、容器、制度“八统一”管理,基本解决了地沟油流向可控问题。制定了《广元市餐厨垃圾处置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发布了招商公告,推选了中标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监测合格率达95%以上,生猪、牛羊尿液中“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突出抓好了环节监管,农产品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消费环节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市559所学校食堂全部得到改造,达到C级以上标准。去年10月,全国教育系统“四改一加强”经验推广会在我市召开。加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农村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加强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及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大预案的宣教、培训和演练工作,增强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意识,实现了我市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零”事故。

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食品安全形势有了进一步好转,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边远地区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我市边远农村饮食店冷藏、“三防”等基础设施缺乏,群众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乡镇流动摊贩增多,从业人员变动频繁,食品生产加工条件简陋,食品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二是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执法工作存在监管部门条块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法律法规未涉及到的食品安全边缘问题,使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盲点。三是检测监测体系不健全、力量分散、资源整合不够,检测监测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偏低,造成部分项目检测设备重复,又有很多项目无力检测的局面。四是食品行业整体水平低。当前我市农产品种养殖仍以单个农户为主,滥用或不当使用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问题比较普遍。90%的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小作坊,70%的企业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业户规模小、设备简陋,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对小摊点、小作坊食品安全的监管相对薄弱,存在安全隐患。经销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贸市场、超市、副食店、餐饮店大多缺乏必要的检测设施。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五小”行业的监管难度大,整治效果差,容易反弹。五是食品安全目标考评钢性政策不够,个别单位领导和干部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厌战思想。六是部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还较薄弱。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一)尽快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地方性规章,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职能交叉、监管盲区及小作坊监管的问题,同时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及奖励举报制度等配套制度,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具体可操作的依据。(二)加大对基层食品安全检测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议省级财政规划并实施市、县两级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网络,尽快改变技术监督手段落后的局面。(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对执法人员进行短期轮训,做到培训常态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四)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指导和考核,加强农村自办家宴和农家乐的管理,不断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五)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增加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在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各级政府要在人员配备、装备水平、经费保障等方面适当倾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六)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疫投入,增强食品安全技术监督力量,实行检测资源共享。加大从田头到餐桌各环节的食品抽检监测力度,监测和掌控高风险食品,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做好预警预报工作,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科文卫工委  袁昌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