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监督工作

人大监督 让梨乡旅游“火”起来

发布时间:2010-10-20 09:13    阅读:394次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旅游业发展纪实

 

王  勇  王建军

 

  “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800年前游历苍溪时留下的佳句。近年来,苍溪县依托良好生态、厚重文化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一举获得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009年度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双荣誉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县人大常委会的心血和汗水。

   适时作决议  筑牢旅游发展基础

 

  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因盛产雪梨,亦称“梨乡”。幅员2330平方公里,自然风光秀丽,嘉陵江宋江纵贯全境,是三国古战物和嘉陵江上游天然生态屏障。可长期以来,因地理位置等原因,苍溪这个千百年“兵家必争地,文人咏叹境”,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号召,苍溪旅游迎来了提速发展的春天。

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迅速把促进全县旅游发展列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6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深入到5个旅游发展重点乡镇和财政、交通、城建、环保、国土、林业等部门,以及部分景点、酒店、旅行社,对全县旅游业进行详细摸底。

“苍溪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有红军渡、黄猫垭等一大批红军军事行动旧址,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苍溪是天然绿色宝库,要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等绿色旅游”。

“苍溪有亭子口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有梨宛、蜂子岩等四级航电工程,要大力发展以水资源为主的蓝色旅游”。

通过深入调研,一条条翔实的意见或建议被汇总起来,形成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苍溪旅游这间“大房子”,正在一砖一瓦,基础牢固的垒起来。

  2006年9月26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情况的报告。 会场内气氛热烈,各位组成人员积极建言。“规划是龙头、是基础和方向。要把每年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提高规划操作性”。

“规划中要把每年财政投入的比例确定下来,为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经过认真审议,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快苍溪旅游业发展的决议》。当会议主持人宣布《决议》通过率为百分之百时,全场长时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祝贺的掌声,信心的掌声,也是擂响加快全县旅游发展的强力鼓声。回忆当时的情景,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华兮的话语掷地有声,“该决议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为苍溪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全县旅游业发展稳步向前”。

《决议》作出之后,县人民政府迅速行动,围绕决议要求和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苍溪县乡村旅游线路概念性规划》等专项旅游发展规划。县文体旅游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及乡镇积极行动,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全县掀起了一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热潮。

为确保《决议》落到实处,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代表视察、执法检查、听取汇报、专题调查等方式,狠抓跟踪督办落实。先后组织4次代表视察、进行了2次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旅游工作汇报6次,促进了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代表提建议   挖掘旅游发展潜力

   

  打好了基础,紧接着就是要研究如何加快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发出通知,号召全体人大代表积极宣传、参与和支持全县旅游发展。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全县旅游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陈怀树等代表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启动望天观、九龙山—唐家河—东河梯级电站—龙岗—三溪口农场的红色生态旅游线路”,廖兴泉等代表提出“依托资源转化,启动东溪古镇、黄猫崖战役遗址等旅游景点建设,打造苍溪北部乡村示范线”,这些旅游方面的议案、意见和建议共18条,经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转作重要建议2条。“县政府和各承办单位一定要把办理代表旅游方面的建议作为加快我县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抓落实,推动我县旅游更快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荣孝如是说。

  人代会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交由县政府办理。县政府在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交办函后,专门召开办理会议,建立了政府领办、部门具体承办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办理责任,研究办理措施,并按月通报建议办理情况。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办理工作,通过召开建议督办工作现场会、组织代表视察、约见办理工作部门负责人等方式,及时了解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针对建议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随着办理工作的深入,全县旅游工作潜力进一步显现,形成了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元坝镇将军村“游东河风光、赏民俗文化”,陵江镇红旗桥村“观嘉陵胜境、揽梨园风光”,禅林乡青山观村“游状元故里、采汉昌遗风”等乡村旅游节点应运而生,梨乡风情乡村旅游线路被评为四川省十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审议促整改   推动旅游发展升级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成绩面前,没有人沾沾自喜,县人大常委会迅速把目光转向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上档升级中来。

  2010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沿“嘉陵印象旅游线”、“生态家园旅游环线”、“新店子风景区”等主要景区、景点,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旅游业发展情况,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5月27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在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坦诚直言,中肯地指出了旅游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6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加快推进景区建设”、“加大旅游宣传策划力度”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县政府转送了审议意见,要求县政府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县人大常委会。

  在收到审议意见后,县长何海生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分管副县长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审议意见逐条落实,及时将办理情况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快推进九龙山·望天观旅游区、嘉陵江回水旅游度假中心、嘉陵第一庭院、三井现代农业园区等精品景区建设,积极实施了元龙片乡村旅游线路统筹工程、苍溪大酒店等旅游配套工程,建成了川北古玩艺术城、真武宫道教文化园和梨州大酒店等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旅游景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百佳乡镇1个, 2009年接待游客突破185万人,旅游总收入突破5.2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苍溪旅游业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大对旅游工作的监督,积极推动全县旅游业更快发展。

  苍溪旅游在发展,人大监督在继续。

 

                 (作者系苍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