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综合要闻

走下乡 请进门 送出去

发布时间:2010-04-26 08:47    阅读:1807次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三重奏”

 

  乡镇人大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加强乡镇人大的工作和法律上的联系指导,是县人大常委会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近年来,苍溪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了“走下乡、请进门、送出去”的“三重奏”形式,加强对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与指导,为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乡镇人大的水平、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下乡,分片指导

 

  按照《苍溪县人大常委会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暂行办法》,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常委会领导分片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全县39个乡镇划分成六个片,每个片都有一名常委会领导联挂指导,经常走下乡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一是指导乡镇召开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县人大常委会会前统一部署、提要求,会中派领导和工作人员列席会议,会后派员指导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全县乡镇人代会规范、合法、材料齐全。二是指导乡镇做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换届选举前,组织乡镇选举委员会成员对《选举法》等相关法律的培训学习,在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代表素质要求、代表基本结构及选举办法等方面加强指导,对乡镇选举中出现的新情况、问题认真研究处理,确保了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三是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开展工作。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赠送《四川省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读本,要求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在工作中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并针对个别乡镇人代会做出的决定出现文字不规范、条理不清晰、内容不完整、适用法律不准确,有的甚至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现象,及时督促其纠正,从而提高了乡镇人大所作的决定的合法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四是组织召开乡镇人工作片区座谈会。去年10月份,县人大常委会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先后在东青镇、元坝镇、文昌镇召开了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片区座谈会,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荣孝,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启良,副主任郑云蛟、李平楠、王成文、李艳萍等领导分别到会指导。各个乡镇人大副主席围绕如何履行职责、组织代表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挥闭会期间主席团作用等方面谈认识、谈体会、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了集中指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五是指导乡镇人大开展代表活动。县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相关委室同志多次深入到各乡镇专题指导代表工作,指导乡镇建立了人大主席团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元坝镇、歧坪镇人大主席团建有“人大代表之家”、文昌镇人大主席团建有“人大代表活动中心”。元坝镇人大主席团把每月农历“一、四、七”三个逢场天作为主席团联系代表日,听取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理、跟踪问效、代表反映良好。六是指导乡镇人大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乡镇人大总结办理代表建议工作的经验,如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跟踪办理、与代表见面等,增强办理责任感,提高办理质量。通过指导,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对建议办理都建立了一套收发、登记、承办、催办、回复制度,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批评办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如岳东镇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岳东中、小学校学生伙食团饭菜价格较高,质量较差,建议政府加强管理”的建议,闭会后,乡镇人大主席团迅速转交镇人民政府,并要求及时办理。在办理过程中,镇人大主席团跟踪督办,与副镇长一道召开会议,研究饭菜质量与价格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整改,该中、小学校学生伙食团饭菜质量大幅度提高,价格合理,学生、家长感到满意。

 

请进门,加强联系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与各乡镇人大联系制度,适时请进门进行联系指导。一是对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进行集中培训。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写专门培训教材,分管领导亲自授课,对人大法律法规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责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努力提高乡镇人大工作者的法律知识、业务水平。特别是对新上任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上了路,迈开了步。二是邀请人大主席、副主席列席县人代会,参与分团审议。每次常委会议邀请4至5名乡镇人大副主席列席,使每位乡镇人大副主席一届内至少有3次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机会,让他们在列席会议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人大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知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事任免情况。三是加强县人大常委会与各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沟通与联系。一方面是县人大常委会将每年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年初工作要点、代表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等涉及乡镇人大的主要工作,主动听取乡镇人大的意见,并利用全县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向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发放征求意见表,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都要进行疏理,深刻剖析,并认真整改落实,促进了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县人大常委会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团上报全年工作安排,阶段性工作总结,重点工作做法和经验等,了解和掌握乡镇人大工作运行情况,更进一步加强了县人大常委会与乡镇人大的联系与沟通。

 

送出去,促进交流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还采取送出去的方式,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一是组织乡镇人大工作者赴省内外学习考察。为开阔乡镇人大工作者的视野,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分批次组织乡镇人大干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人大干部培训学习。本届以来,先后送培人大主席、副主席52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丰富知识结构,增强法制观念和工作责任心,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等方面受到启发,为他们与时俱进地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了条件。二是县人大常委会向乡镇人大及时寄送有关文件资料,为他们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搭建了交流平台。每年向乡镇人大寄送《中国人大》、《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苍溪人大工作》、《苍溪县人大常委会公报》等报刊杂志及学习资料1万多份,使乡镇人大受到启迪,学到方法,吸取了经验。三是县人大常委会时时注重乡镇人大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处处关心乡镇人大干部的成长和交流。最近两年,在乡镇人大工作成绩突出的2名专职副主席被推荐提拔交流到乡镇党委、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增强了乡镇人大工作的活力。

  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走下乡、请进门、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了对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与指导,乡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乡镇人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乡镇人大干部的编制、待遇、提拔使用及办公条件得到了落实,全县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均享受正科级待遇。2009年底,中共苍溪县委又印发了《中共苍溪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意见》,规定了乡镇人大主席原则上不再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的乡镇人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组织保障。今后,苍溪县人大常委会还将对乡镇人大在新农村建设,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激励代表履职,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增强乡镇人大监督实效等方面继续加大联系指导力度,并有所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全县乡镇人大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牛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