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基层人大

把脉问诊农业产业合力助推乡村振兴——昭化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专题询问

发布时间:2018-12-17 10:38    阅读:747次

  2018年10月25,日昭化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全委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就对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次专题询问,是昭化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专题询问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以监督促进发展。目的在于督促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以后工作中根据区情和产业发展的规律趋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认真履职,强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发展,以助推我区脱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展专题询问的背景
  一是上级人大常委会的要求。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201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专题询问在人大监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要求将专题询问工作常态化。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近10年来连续开展专题询问达15次。省人大常委会在近3年,也连续开展3次专题询问。
  二是我区现实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的迫切需要。昭化区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小区,体量小,基础薄,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还没有真正形成骨干支柱产业。近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逐年加大政府投入,持续改善耕种条件,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结合康养旅游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迅猛;今年区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更具发展潜力,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指引了方向。但是,在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必须引起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的情况,存在一些需要及时修正、完善和改进的问题,这也是全区干部群众最为关切的大事,因此,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搞了这次专题询问的议题,就是想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目的在于督促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以后工作中根据区情和产业发展的规律趋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认真履职,强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发展,以助推我区脱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工作安排。按照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提出的建立“法治人大、务实人大、活力人大”的工作思路和“监督实效提升年”的工作目标,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深入研究,要将专题询问这种特殊的法定监督方式就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三、主要做法
  一是精选选题。专题询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题应当主题突出、问题集中、主体明确。询问议题的选取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围绕“三要”精心选择,即:一要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选择;二要围绕“一府两院”存在突出问题的工作选择;三要围绕群众普遍关注、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根据这些要求,本次专题询问我们所选农业产业发展的议题,是我区长期以来各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大事,多年以来我们发展的各项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经过常委会主任会议多次研究,最终才选定的主题。
  二是深入调研。主题选定后,专题询问能不能取得成功,前提在于调研是否透彻。为了搞好这次专题询问,区人大常委会组建了5个调研组,印发了专题询问实施方案,分别就农业产业发展的发展规划、技术服务、经营主体、财政投入、市场营销等各个关键环节分组调研,特别是对我区猕猴桃产业、核桃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实践中,我们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发放问卷、明查暗访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围绕询问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切实发现存在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并从中拟定出10个主要问题,这10方面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也基本反映出当前我区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使询问更具有针对性。
  三是突出主体。专题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是询问的主体,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专题询问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从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上充分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权利,发挥好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专题询问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扩大询问的影响力和提高询问效果,区常委会主任会议认真研究了询问主体的人选,确定了以常委会组成人员为主体,省、市、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询问的原则,使询问主体更广泛、更接地气、询问效果更佳。
  四是善于询问。专题询问的关键在于“问”。在询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及省、市、区人大代表消除了心理顾虑,端正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对人民、对法律、对人大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发问”。所提的问题抓住了关键和要害,抓住本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问出深度,问到“根子上”,问出了实际效果,达到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目的。
  五是跟踪问效。询问的目的并非要把被询问对象“问倒”,而是在询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对此,区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结束后及时汇总整理审议意见,函送“一府两院”研究落实,并在适当时限内向常委会书面反馈整改落实情况。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应当对“一府两院”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跟踪督查,并将对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进行认真审议,并向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达到以问促“进”,重在询问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六是宣传引导。为了搞好这次专题询问,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组建了新闻宣传组,对专题询问全过程跟踪宣传报道,并在昭化电视台对专题询问进行了实况录播,在昭化区人大常委会及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实况录播,充分用活用好宣传这个工具,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询问活动,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