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基层人大

广元市利州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17-02-24 15:59    阅读:787次

  2月21日上午,广元市利州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元国际大酒店凤凰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神圣使命和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绘发展蓝图。
  剧院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而庄重。大会主席台上方,鲜艳的红旗簇拥着庄严的国徽分立两侧。
  大会应到代表199名,实到代表191名,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点1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刘襄渝、陈内召、刘文武、张宗虎、冀健华、李映文、杨光、赵健、郑启洪、胡广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唐文辉、陈蕾、鄢宇、王超、李兴鸿、蒋凯等区领导参加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由刘襄渝主持。
  根据会议议程,唐文辉代表八届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唐文辉说,过去一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聚焦聚力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深入实施“四大强区行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唐文辉说,过去的一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3.58亿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7.44亿元、增长11.8%,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75亿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43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32元、增长9.7%。
  唐文辉说,一年来,我们集中力量精准施策,脱贫攻坚首战首胜,31个贫困村通过市级考核验收,15个贫困村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和省级考核验收,全区减贫81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39%,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项目投资,不断夯实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最大引擎,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认真落实“四个一批”“领导挂联”等工作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项目投资较快增长。一年来,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现代农业、服务业稳步发展,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一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出台专项改革方案39个,实施国家、省、市级改革试点10项,完成9类36项154条具体改革内容;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扩面工作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一年来,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面貌较大改善。坚持规划引领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加快推进三江新区利州辖区、大荣组团、市城区1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完善小集镇功能,完成6个市级生态康养旅游、农业观光特色小镇申报工作,全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一年来,我们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资金17.9亿元,全面完成省市85项民生工程、39项民生大事和区定10件民生大事。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居全省第一位,是全省唯一、全国30个最安全城市之一。
  唐文辉说,过去一年,在多重困难集中显现、多重风险相互交织的形势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的结果。
  关于2017年的主要目标,唐文辉说,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全区实现率先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三个一、三个三”战略体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稳中求进、加快发展为工作总基调,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和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区本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对于2017年主要目标,报告从8个方面作出安排:
  要聚焦聚力“头等大事”,确保率先脱贫摘帽。深入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六个一批”,全面落实25个行业扶贫专项年度计划和全区摘帽方案,强力推进脱贫奔康“六化”行动,确保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帮扶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作用,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和“六个一”帮扶机制,深入推进“百企进百村”“互联网+精准扶贫”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强大合力。
  要聚焦聚力项目投资,拉动经济稳定增长。要狠抓项目储备争取,精准对接重大政策机遇,提高项目谋划水平,在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生态康养旅游、现代物流、社会事业等领域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区滚动储备项目总投资1100亿元以上。要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全面做好全省第二个“项目年”工作,落实项目推进六大机制,千方百计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全年新开工项目74个,完成投资47.9亿元以上。要狠抓项目要素保障,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建设基金。
  要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强化园区、项目和企业三大支撑,促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优化生活性服务业结构。要突破性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构建“一心三带五基地多组团”的“多点多极”布局形态,大力推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要提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坚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按照山区、河谷走廊、城郊“三区”空间布局,围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木本油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绿色生态产品、加工物流销售、休闲旅游观光、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培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要聚焦聚力改革开放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围绕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提高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要纵深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财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有企业等改革。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持续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8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43亿元、工业资金33亿元。
  要聚焦聚力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城三区三高地”战略部署,以“三江新区建设突破年”为抓手,全面实施“十大建设工程”,高标准推进三江新区利州辖区规划建设,全年三江新区利州辖区完成投资33.3亿元。抢抓东部新城建设机遇,提升大荣组团配套建设,增强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吸引能力,全年大荣组团完成投资24亿元。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推动市城区15个棚改项目加快建设,加大棚改和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力促宝轮新街、广场北侧、电信西侧等项目安置房尽快交付使用。建成三堆镇、金洞乡清河村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坚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产村相融理念,统筹推进白朝徐家等15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宝轮田垭等23个扶贫新村建设,新建苏家、宋坪等15个具有本土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要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治理,完成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四定”网格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推进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争取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完成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防洪排涝设施、地下管网建设。扩大4G网络覆盖率、建制村宽带覆盖率、市城区免费无线网络覆盖率,加快完善区级数据中心。
  要聚焦聚力绿色发展,筑牢利州生态屏障。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利州行动。全方位推进绿化、彩化、美化、香化、亮化“五大工程”,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积极推进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村庄绿化。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无霾城市”建设,加大工业、城市扬尘和生活污染源整治力度,综合整治焚烧秸秆、垃圾和市城区冬季沿街烤火行为,努力建设最干净的城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高力水泥、华油天然气等企业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控制目标。
  要聚焦聚力民生改善,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持续推进民生改善,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要实施健康利州行动,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建设“三个100%”工程。要努力发展优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第一年监测。要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化惠民、科普惠民和科普文化精品工程,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艺作品;加快推进科技馆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要聚焦聚力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要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快法治利州建设。加强风险防控,深化平安利州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全国最安全城市成果。
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唐文辉说,新的一年,我们将扎实推进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要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政能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清廉形象。
  唐文辉最后说,实干开创未来,奋进正当其时。新的一年,要让“干”字成为政府工作最强音。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和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而努力!
  陈内召代表区八届人大常委会作工作报告。陈内召说,2016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法定职权,召集区人代会2次,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3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3人次,开展执法检查4次,视察、调研21次,作出决议决定20项,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聚焦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四大强区行动”,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为加快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和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作出新的贡献。
  向军代表区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向军说,2016年,区法院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市法院的指导下,在区政府的支持、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司法改革为契机,以质效巩固年、改革创新年作为工作目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四大强区行动的重要时期。区法院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打造以审判为中心的职业化法官队伍为工作思路,奋发有为,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从严抓好班子队伍建设,争创两个一流,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地司法保障。
  王绍连代表区检察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王绍连说,2016年,区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政府的支持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区社会发展大局和检察工作新要求,聚焦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认真履行检察职能,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为建设法治广元首善之区提供司法保障。
  2017年,是利州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司法改革的决战之年。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第八次党代会、区委八届二次全会部署,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经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利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会议还书面听取了广元市利州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听取了广元市利州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列席会议的有:不是区八届人大代表的区级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已退休的主要领导,区委部门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委负责人及正科级以上干部,区政府组成人员,区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区法院副院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人大联络处主任。
  参加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同志应邀列席大会。
  10名公民代表应邀旁听当天上午的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