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工作评议侧记
“行政审批中有些前置条件较多,办理时限仍然较长。市政府要下深水破除部门利益的一亩三分地,不能隔靴搔痒,吹拉弹唱一顿,效果却不明显……”程建伟委员对市政府及部门深化行政审批情况进行评议发言。
把脉全市发展大局精准选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也是如此,评议选题好坏决定了专项工作评议的实际效果。为此,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选题上做了深入细致思考。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意在通过改革建立公开透明、便利高效、程序严密、权责一致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广元市积极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尤其是创新实行的“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在全省推广,但实事求是分析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迫切需求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存在不小差距。2015年7月,在广元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和民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王菲市长指出,当前制约广元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影响因素仍然突出,很多问题根源就在政府审批权力部门化,严重阻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在视察调研中也发现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行政审批上。
随后,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其根源就是政府及部门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上存在短板。但改革涉及部门多、事项多、程序繁杂、矛盾积累突出,问题纠正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一时解决到位困难重重。为全面支持和推动我市改革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以专项工作评议的方式对“市政府及部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并采取“抓主要矛盾”方法,确定涉及改革事项多、社会关注度高、矛盾较为凸显的市发改委等15个部门为重点评议对象,切实以人大监督促进改革深入,着力祛除政府机制内部诟病,解决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监督主题确定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了专项工作评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李茂森主任为组长的专项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三个评议调查组,明确了工作目标,确定了评议对象和评议内容,统筹了责任分工,细化了时间步骤,完善了保障措施。8月份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对专项工作评议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刨根问底调查
韩非子曰“不明察,不能烛私。”调查研究是掌握实情的最好方法。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被评议部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执行国务院、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市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及执行等情况,以市、县区两级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工作评议调查。
评议调查前,调查组认真组织成员学习了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规定。8月下旬,收集15个被评议部门的自查报告、改革任务清单和权力清单,对各部门改革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多次召开小组会议研究讨论评议调查事宜,为全面深入评议调查打牢了基础。
9月份,专项工作评议领导小组组织3个评议调查组,并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实地“看、问、查、听”等方式,集中调研行政审批工作。调研人员分窗口现场查看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并随机抽取部分政务服务对象询问当事人办理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组成员和市人大代表“现场考题”,当面询问窗口工作人员办事流程、专业知识和工作纪律等情况。现场查看各部门办事流程图、工作规章制度、办件记录等书面资料。集中听取了市行审办和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自查汇报。
“行政审批部门没有将调整后政策向审批对象传达到位,企业仍按老政策做审批准备工作,浪费了物力、财力。”
“民政养老、康养产业对消防等前置条件要求高,审批困难。”
“政务服务中心个别窗口办事人员不能办事,不敢接件,“一站式”办理没有落实。”
……
评议调查期间,累计邀请市、县区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100余人参与,召开了11场座谈会,当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80余条,并原汁原味记录,逐一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根据调查情况一一进行了回复。
“分片包干,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问题不查清决不收手。”“督促部门边查边改,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李茂森组长对评议调查工作做了重点强调。3个评议调查组每组负责调查5个被评议部门。评议调查组会同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被评议部门全面了解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情况,现场查阅资料,听取部门落实改革任务情况汇报,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当面向涉及部门问询、核实,并要求其就行政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和书面答复材料,评议调查做到了问题清楚、核查准确、纠正到位。
广开言路收集信息。通过明察暗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评议调查中收到群众来访、来信26件。对群众反映剑阁县长岭乡双桥村人畜饮水及村道建设等不属于本次专项工作评议范畴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转办,并跟踪督办到位,进一步扩大了专项工作评议的社会联动效应。
“人大代表是人大常委会沟通群众的桥梁纽带。”专项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向353位市人大代表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代表对被评议部门意见建议并对其做出满意度测评;其中,代表评价为“好”的占77.3%,“一般”的占18.4%,“较差”的占4.3%。
较真碰硬面对面真评实测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此次集中评议的原则遵循。
会上,广元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泉同志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工作情况。目前,市本级具有行政审批职权的部门39个、权力事项6249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的部门32个,许可项目227项,前置条件425项;清理出非行政许可审批涉及市级部门26个、事项407项;保留行政事业收费61项,考试考务费3大类108项;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行政审批行为不断规范,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1.84天,提速91.64%。
市人大常委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李旭春向会议作专项工作评议调查报告,客观指出了当前我市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中个别部门思想重视不到位,推进力度还不够,行政审批仍有不畅,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不到位,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并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要求,着力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监管,切实强化行政审批平台标准化建设等。
“一些部门将应该取消的行政审批行为转为公共服务、事后监管等,换汤不换药;有些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水土不服;有的部门执行政策虽然符合行政审批改革要求,但是没有起到精简和便民的作用。建议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项目核准及其它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和重大投资项目部门协调制度。”委员何永智发言。
“有些制度成了摆设,实际效果不明显。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些部门只批不管、以批代管,尤其事后无监管。要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制,建立联动约束机制,对被列入经营异常的企业予以限制和禁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委员吴有龙发言。
“目前我市并联审批工作还有差距。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促进广元经济发展大局上去思考问题,牵头消除部门壁垒,打通部门间审批经脉;部门要有大局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大局出发,敢于舍弃敢于担当,切实建立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发展的并联审批机制”委员雷承远发言。
“要强化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强化部门间联系融合,实现网上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真正起到方便群众的作用。要强化行政审批队伍建设;要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要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要建立窗口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更好的服务群众。”委员杨显俊发言。
集中评议会上,各位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评议发言开门见山,毫无客套,直奔主题,辣味十足,既指出部门存在问题,又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让在座的部门负责人“红了脸,出了汗,思己错,改己过”,也让全社会看到了人大监督工作力度和权威性。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以票决方式对15个被评议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此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及委员,市政府主要分管领导,县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负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科室负责人以及省、市人大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跟踪督办务求整改落实见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问题整改是否到位,群众感觉是否满意是开展此次行政审批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评议会上,广元市人大常委会赖庆润副主任强调,要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巩固和扩大评议工作效果。
专项工作评议会议结束后,专项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评议会上委员评议发言和测评情况形成书面评议意见,经主任会议审定后印发市政府及被评议部门。按照《广元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办法》规定,被评议单位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10日内制定整改方案,并在2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议书面报告整改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对部门整改情况不满意的应当继续整改,并在1个月内再次报告整改结果。在满意度测评中为“不满意”等次的被评议部门,要在6个月内再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再次进行满意度测评。如两次测评均为“不满意”的,经市委同意后,将启动其它法定监督程序。
整改落实阶段,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被评议部门认真研究评议调查组反馈的评议调查情况,制定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整改;同时以此次专项工作评议为契机,全面推动本部门工作提级换挡,保证中央、省委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切实为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于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