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俊
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中,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肩负新使命,积极开创新局面?笔者认为:
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第一根本,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新常态下,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整个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各个方面。要坚持党委决策和人大决定相统一,坚持党的纪律和依法办事相统一,坚持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意愿相统一。要充分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大系统中的党员要切实担当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换为国家意志的重要责任,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充分有效表达人民呼声,在工作落实中切实将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全面小康
新常态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立足人大工作特点和定位,突出发展主线,全力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是要着力推进发展战略实施。紧紧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发展战略在转变逐优中有力实施、在法治框架内合理运转、在实施源头迸发生机活力。二是要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依法决定重大经济事项,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三是要着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要围绕推进社会建设,优化社会服务,把与民生最直接、人民最关切、与老百姓利益最密切的扶贫开发、安全饮水、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热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审议监督,督促支持政府持续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以扎实推进依法治区为第一责任,着力建设法治昭化
新常态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主动担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用法治精神武装头脑、开展工作,奋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一是要当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传播者。要带头学法、信法、用法、守法,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二是要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践行者。要自觉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自觉践行工作议题向群众征集,工作过程向社会公开,工作结果向代表通报,主动接受人民监督。三是要当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动者。要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督促“一府两院”切实担负起法律法规实施主体的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推动法治昭化建设。
以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为第一保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新常态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抓紧、抓实人大基础性工作,以更好地把握新常态,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一是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新时期的代表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办法和措施,加强代表培训,组织开展好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切实发挥好代表的纽带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方式,提高办理实效,增强代表履职动力。二是要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乡镇人大工作处在人大工作的第一线,又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对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至关重要。要注重乡镇人大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工作信息交流,总结推广乡镇人大工作经验,促进乡镇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三是要不断提高人大干部素质。干部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是确保新常态下人大工作有新作为的关键。要着力提升干部自身素质,促使干部达到与适应新常态和推进“四个全面”相匹配的能力与素养,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