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综合要闻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斌杨浚荣调研我市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

发布时间:2014-09-28 11:48    阅读:1109次

    9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斌、杨浚荣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到昭化、利州区,调研我市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以下简称为双创)工作。

    双创工作启动至今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马华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并于6月4日进行了现场调研。二是工作措施具体。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双创工作会,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目标,印发了工作方案。三是加强了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作协开展了专项督查,王华蓉部长据此又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要求。四是争取了上级的指导。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帮助,促成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将军到我市检查指导创建工作。五是创建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组织机构建设和诗词楹联文化示范点建设同步推进,“五进”工作有序进行。双创工作有机构、有氛围、有阵地、有载体、有活动、有靓点。双创工作也还存在薄弱环节和困难,如,部分县区和市级部门的领导对双创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部门间工作配合不够、经费投入不足、部分示范点规划建设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杨浚荣认为,双创与我市发展战略结合得很好,提出双创立点高,创建时间虽然短,但成效大,尤其是硬件建设成果非常明显。通过双创,可以较好地促进诗词、楹联高雅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改革成果。他强调,要实实在在搞双创、高标准做好双创工作。文化建设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决不能为双创而双创,搞一锤子买卖、应付了事,要把他刻在人们的心中。要壮大队伍,培养人才。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要进一步降低协会进入门槛,甚至可以实行零门槛,把诗词楹联爱好者吸引进来、“拉”进来,只要进来了,就有荣誉感和无形的约束,他们就会拿起笔。有人气,才有影响。要打造特色,提升品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纳入进去,要把农村、社区的特色体现出来,要喜闻乐见,大众化,更接地气,老百姓能接受。

    武斌强调,市委把诗词楹联上升到全市高度,是一大创举,是我市诗词楹联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她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始终坚持双创的目标导向,坚持瞄准成功创建这一总体目标,全力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把创建工作列入领导班子量化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列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方案。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领导,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牵头单位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精心安排,按照各自的重点工作,整体推进,实现目标。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加大投入,坚持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社会赞助作补充、市场运作作探索,解决创建所需资金。整合新农村、旅游景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项目,用于创建工作。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打造亮点。要坚持文化氛围浓、示范作用强、单位积极性高三个标准,抓好诗词楹联环境建设。要发挥老年大学、中小学等诗联教育基地示范作用,鼓励其它单位积极创建各级诗联教育基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诗联文化进乡村。重点推动旅游景区诗联文化建设,推动创建工作与文化项目规划对接。狠抓结合,营造氛围。如,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单位建设、行业文化创建、节庆活动等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彰显文化魅力。 “五进”工作要全面推进,打造亮点,注重实效。要切实加强诗词楹联文化基层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诗联组织网络,坚持普及,扩大队伍。鼓励、指导大的行业、系统和有条件的乡镇、单位成立诗词楹联分会,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不断吸纳新会员,补充新鲜血液。积极开展诗词楹联创作活动。既要围绕重大题材创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诗联作品,又要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进行常态化创作,用诗联讴歌历史、讴歌广元,传承优秀历史文脉,激发群众爱家乡、爱生活的热情。要采取激励措施和市场运作的办法,围绕关键节点、流行形式、重点选题、骨干作者,引导催化诗联创作,推出一批体现广元元素、打上广元铬印、适应现实需要的精品力作。(教科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