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基层人大

朝天区人大:践行群众路线 真心为民解困

发布时间:2014-08-25 17:28    阅读:1011次

近日,朝天区柏杨乡捍红村村民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该村的村级公路完成了硬化,结束了该村多年无硬化道路的历史;二是修建了多处集中供水点,多数村民不再“望天吃水”。大家都说,这些变化与区人大常委会的努力分不开。

柏杨乡是朝天区最为偏远的乡,捍红村又是柏杨乡最为偏远落后的村。该村山高路远,坡陡沟深,耕地面积少,村民多以种植粮食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贫困程度较深;全村仅有泥结碎石路16公里,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供水设施严重不足,大多数村民靠背水维持生活需求;通讯闭塞,大部分地方不通移动信号,不少村民使用陕西信号,费用高且信号差。路、水、电、通讯是村民心中常年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人大紧密联系群众,坚持深入基层,听取民声,汇集民意,着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013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政府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翻山越岭深入到捍红村,详细了解了该村的贫困现状,经过认真分析,向区委提交了调查报告。报告分析了捍红村贫困落后的原因,提出了“制定脱贫致富规划、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等意见建议。

区委、区政府对常委会的调研报告高度重视,区委主要领导就调研报告作了批示,并安排有关领导两次深入捍红村实地了解情况。区政府组织区扶贫、农业等相关部门深入捍红村实地调研并制定了三年扶贫规划,将道路、饮水、危旧房改造、产业发展等作为扶贫的重点工作,并多方整合项目资金,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为了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区人大常委会加大了监督力度,2014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黎带领常委会相关同志再次深入捍红村,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就加快扶贫项目实施提出了意见建议。

截止目前,捍红村已硬化、改建村组公路27公里,修建集中供水22处,解决了全村大部分村民的饮水难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食用菌、天麻、黄羊等产业开始试点发展,村民增收门路得到明显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