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涂文涛带领省人大常委会医改专题询问调研组,深入到我市剑阁、利州等县区的县、乡(镇)、社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农村医保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爱武等参与调研。
自2009年12月份正式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医改任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重点目标考核内容,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社会各界反映良好。总体上看,我市医改工作起步早、推进快,效果较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医改办,出台一系列改革及配套文件,综合改革框架基本建立并按要求稳步实施。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市和各县区协作互动的工作网络。三是加大保障力度。全市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总投入涨幅达50%以上,2013年全市医改资金投入9.62亿元,其中市县投入资金2.069亿元。四是稳步推进医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013年全市三项基本医保参保总人数达297.63万人,参保率均达98%以上,其中参合率达99.38%。着力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灾后重建以来的持续建设,全市三级医院数量跃居全省第三,二级以上医院达到18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2012年底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3年全市乡村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并执行相应的报销政策。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达标率100%,村卫生室达标率93.13%。累计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基层医疗机构8400万锁定债务全面化解。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医疗责任三方理赔,公立医院医责险参保率100%,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去年10月1日起,全市14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普惠城乡居民。全市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0年低于全省平均值,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连续6年低于全省平均值。我市医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县乡两级投入保障压力增大;二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缺乏;三是分配制度活力不足;四是民营医院发展扶持政策需进一步细化落实。
在座谈会上,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我市的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表示将认真梳理和研究我市就医改工作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在省人大常委会医改专题询问会议上与有关部门共同分析探讨。(教科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