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新闻    >>  基层人大

情系民生 强化监督

发布时间:2013-08-01 16:42    阅读:1370次

关注民生既是宪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更是做好当前人大工作的时代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按照这些要求,新一届昭化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努力推动地方发展,始终将“民生”二字牢牢烙刻在监督工作之中。

要找准监督工作的着眼点。着眼点从哪里找?一是心里要装着人民。十八报告中有关“民生”和“人民”两个关键词,出现频率之高、相关论述之深刻、涉及举措之多,凸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战略安排和价值取向。人大工作者只有心里有人民,情系人民,才能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二是要注意倾听代表意见。代表是人大和人民群众最好最直接的桥梁纽带,他们在参加人代会、列席常委会期间以及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视察等活动中的发言,多是关注反映民生民意的,要善于从中捕捉了解民生问题的有用信息。三是要系统地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制定出台了许多惠民的好政策,这些政策是否落实以及落实的好与否便成为了社会热点。当前的社会热点,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就要把监督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这里,有计划地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教育、医疗、食药安全、文化旅游等这些热点问题报常委会列入人大常委会议题。

要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一要突出监督重点。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受制于地方财力、基础条件等诸多因素,不可能在一个时段内完全办好或全部解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抓这类问题时,要从大局和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监督。如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质量问题,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和对区教育局工作进行评议,我们了解到,在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些问题中,师资年龄老化、学科不配套是最主要问题,于是提出了要加大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及时补充年轻专业教师的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于近两年补充各类专业教师近70人。另外区政府还建立了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奖励基金,加大对人才资源奖励力度,仅2012年就发放“三名”工程和教育质量奖46万多元。二要深入实际调研。在对每一个民生问题进行调研时,我们都采取由上而下、由下再上的方式做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由上而下就是首先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汇报和到部门座谈,然后深入基层,采取问卷调查、查看现场、个别座谈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研究;由下再上就是把从基层了解的情况,特别是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再与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使情况摸得清,症结找得准。三是提出的建议针对性要强。对政府及其部门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可行;对存在的问题要敢于讲真话、实话,不浅尝辄止、遮遮掩掩。比如对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时,针对农村群众不够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城镇小作坊流动摊贩增多且生产加工条件简陋、农村家宴监管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等审议意见。根据我们提出的意见,区政府很快予以办理落实,出台了《昭化区关于进一步强化乡村社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通知》,配备了乡镇、村、社食品安全监管员,设立全省首个旅游景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建立了10万元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基金。又如对“推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议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投入巨大财力,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景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差。为此,我们扬长而不避短,向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促进景区建设经营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要注重监督实效。为确保监督成效,在对政府及其部门提出整改建议之后,必须要深入实际及时进行跟踪监督问效,一抓到底,直至整改达到预期要求。同时还要求在常委会上汇报整改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以促进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围绕中心,关注民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人大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对政府及其部门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根本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水平,以高度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更好地推动政府及其部门解决好民生问题,为实现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昭化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