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委人大工作经验交流

围绕中心创新履职为建设宜业宜居幸福昭化作出新贡献

发布时间:2013-07-18 18:05    阅读:25784次

 

广元市昭化区人大常委会

(2013年7月5日)

 

  2009年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昭化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按照“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要求,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建设宜业宜居幸福昭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方向,保证党委决策部署落实

  始终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把各项工作置于区委的领导之下,保证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人大工作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坚决贯彻党的政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广元宜业宜居新区”和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准确把握人大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到与区委思路合心、行动合步、工作合力,积极推动区委重大决策落实。

  (二)严格程序依法行权。主动当好区委重大决策的实施者,适时作出了《关于广元市元坝区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决议》、《关于将广元市元坝区更名为广元市昭化区的决定》等决议决定,通过法定程序把区委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愿。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报告和就职宣誓制度,确保党组织推荐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我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三)积极汇报谋求支持。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每半年和年终专题向区委报告工作,积极争取区委对人大工作的支持。区委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人大工作充分的保障,换届时将一批年富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骨干力量充实到人大机关,建立起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干事敬业心强的干部队伍,为常委会履职行权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代表活动经费,改善了区人大机关办公条件。全区29个乡镇(街道)配备了专职人大主席,建立了多功能活动阵地,有效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今年,区委对一批人大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激发了全区人大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着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换届以来,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推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围绕中心抓监督。一是抓好经济工作监督。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如每年必须听取的财政预算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进行认真审议。针对灾后重建项目审计、“三农”工作、新型工业区建设、亭子口库区移民等重点工作,进行扎实有效的监督。今年,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要求,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区财政决算情况报告。二是抓好民生热点监督。专题听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专题视察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学前教育等工作,推动国家有关民生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三是抓好法制建设监督。开设了昭化区人大新闻网,机关和乡镇(街道)配强了宣传骨干力量,明确了宣传目标任务,加大了对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先后对《义务教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食品安全法》、《城乡规划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有效促进了相关法律深入贯彻实施。

  (二)围绕创新抓实效。一是监督方式突出一个“精”字。精选常委会会议议题,着重从全面工作中选取重点工作,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的针对性。改进专题视察、专题调研方式,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计划安排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对部门开展工作评议,为部门工作开展把脉导航。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实施。二是监督渠道突出一个“宽”字。加强区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信息沟通,建立健全工作汇报制度、政务信息通报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代表建议承办制度。畅通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社会的联系渠道,使人大监督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坚持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公开征求监督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三是监督效果突出一个“实”字。更加重视决议决定的落实力度,使监督工作不流于形式。督促“一府两院”对区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审议意见、提出的建议认真研究办理,对审议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办理落实情况实行满意度测评,确保了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围绕代表抓服务。一是“两条路径”促进代表素质大提升。在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对代表进行《代表法》、《监督法》等专题培训,组织乡镇人大主席、人大代表到省人大培训中心学习,大大提高了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和整体素质。二是“三大抓手”促进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为抓手,提出了乡镇人大工作“五项”重点(代表工作、人代会议、日常监督、工作调研、主席团自身建设)和“七有”目标(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工作有经费、活动有阵地、调研有文章、规范有制度、监督有实效),推动乡镇人大工作依法开展。三是“四项措施”促进建议办理真落实。在办理内容上,从代表建议中精选出重点件扎实办理;在办理方式上,承办单位采取与代表“面对面”形式现场办理;在办理效果上,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在办理结果上,对正在办理或已列入规划解决的密切关注,跟踪督办,有力促进建议办理落到实处。四是“五种制度”促进代表与群众心连心。建立健全委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代表回选区视察述职制度、代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促进代表深入群众、根植于群众,切实为民办事。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色完成中心工作任务

  按照区委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支持和参与区委中心工作,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全力推进景区创A升级。常委会领导亲自挂帅推进昭化古城创5A工作,经常深入现场督办,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并选派机关熟悉基层工作的同志驻扎昭化镇,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狠抓景区立面改造、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征地拆迁等工作。二是全力推进移民库区搬迁。成立了移民工作督导组,选派机关干部长期入驻移民乡镇开展督导推进工作,参与了移民搬迁、集镇建设、库底清理等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各项任务。三是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常委会领导分别联系区内重大项目,如拣银岩沉陷点居民小区建设、昭化电站建设、红岩集镇灾后重建、食品工业园征地拆迁、昭化镇天雄村及鸭浮村土地整理、石井铺乡元柏新农村建设、兴利煤业改建等项目,选派人大机关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做过细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建立了重点工程建设定期督导制度,常委会领导及相关委室同志分别对工业、农业、旅游、交通、国土、民生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坚持沉下去调查研究,驻现场协调指导,促进重大项目快速有序推进。

四、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升自身履职能力

  常委会围绕“班子团结协作、队伍业务精通、干部勤政廉洁、工作务实高效”的工作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了常委会各项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常委会各项工作制度25个,提升了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工作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建立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考核机制,将其工作纳入了区委年终目标考核,有力促进乡镇(街道)人大依法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常委会班子队伍建设。做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奋力爬坡意识,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抓党建有效促进队伍素质提升。

  (三)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持常委会和主任会前“三个深入”制度,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为客观公正地审议报告和作出各项决议、决定提供详实依据。对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和审议意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昭化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工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县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依法履职、扎实工作,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为建设宜业宜居幸福昭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