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铁肩担重任 助农奔小康 履职为人民——记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副所长吴世权

发布时间:2018-04-18 10:09:21 阅读:1325次

苍溪红阳猕猴桃名声在外,给种植户带来了实惠。提到苍溪红阳猕猴桃,人们自然会想到苍溪猕猴桃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吴世权。吴世权,中共党员,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吴世权始终将“民”放在心中,把履行代表职责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把为人民做好事、谋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潜心研究红心猕猴桃产业,全力推广全县猕猴桃技术,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好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曾获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省劳模待遇,广元市第五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无私无畏   抢救灾害损失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生产力,更是千家万户致富的核心,吴世权代表深谙此道。

    三川镇大阳村是我县猕猴桃种子资源基因库所在地,收集保存有国内外猕猴桃珍稀品种和资源1600余份,在汶川地震灾害中,多个品种资源濒临死亡。为抢救珍稀资源,吴世权代表在完成全县猕猴桃产业灾后重建规划后,迅速赶到资源圃实施抢救。为保证品种成活,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对受损资源品种进行高位嫁接保存,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辛努力,1600余份资源全部保护下来,为国家挽回几百万元经济损失,为猕猴桃领军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潜在财富。

在汶川灾后重建期间中,他每月在家不到5天,忙着到猕猴桃产区手把手地教受灾果农嫁接、修剪、搭架等技术,举办猕猴桃灾后重建技术培训讲座及培训会议64次,培训受灾果农及猕猴桃种植人员10000余人次。他指导的猕猴桃园产量平均达到1.5吨,商品果率达到90%,单位面积产值达到2万余元。为快速补充灾害损毁的猕猴桃,他研究出猕猴桃移动栽培技术,为猕猴桃产业快速恢复作出了贡献,并将苍溪红阳猕猴桃人工栽培推向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的阳台和屋顶,提高苍溪红阳猕猴桃知名度,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无论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还是在猕猴桃产业培育和发展中,吴世权总是默默奉献,潜心研究,让猕猴桃香满园,鼓起老百姓的钱包包。

 

勇当先锋  攻克科技难题

 

自参加工作以来,吴世权就开始从事果树技术研究与推广,被人们尊称为“吴老师”。从事猕猴桃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34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全国猕猴桃资源调查、四川省川东北片区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和苍溪县猕猴桃资源调查与新品种选育示范与推广工作。他是四川猕猴桃新品种川猕14号、新观2号等品种的主要培育人员之一,特别是合作主持选育出的广元七绝之首——苍溪红心猕猴桃(红阳、红华、红美、红)更是倍受推崇,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开创了世界红肉猕猴桃产业的新时代,开辟了国际猕猴桃产业新的增长点”,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全县猕猴桃产业创造和贮备了不可估量的潜力。

   他主持完成苍溪雪梨、猕猴桃、柑桔等无公害生产的区划;主持和参与主持了“柑桔水果高接换种技术”、“红美猕猴桃选育研究”、“红华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大型猕猴桃园建设工程设计研究”等国家、省、市、县23项科研课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省、市、县科技进步奖励,其中获得国家农业部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三等奖1项、广元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他将大型猕猴桃果园建设、猕猴桃靠接方法、猕猴桃棚架、猕猴桃移动果园等先进技术,运用于苍溪县域22个猕猴桃基地乡镇的15万余亩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使猕猴桃单位面积产量由过去的900公斤提高到1100公斤,亩增200余公斤,商品果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95%,项目年新增纯收入达到4.5亿元。特别是自创并实施的猕猴桃自压式微喷灌节水农业技术,得到国内及以色列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为果农普遍接受,并在各猕猴桃产区逐步推广运用。为给苍溪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支持,他通过多种渠道合作开展“功能水果—富锌、硒红心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红心猕猴桃危险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并已组织建成了苍溪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国内外优良猕猴桃资源1600余份,培育出猕猴桃不同种间杂交后代4个种类、664个遗传类型、13151个杂种个体。

    为打破国际水果贸易壁垒,他开始以猕猴桃生产和鲜销企业为载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红心猕猴桃生产技术研究,并指导苍溪日农业有限公司、苍溪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出口基地认证、欧盟认证等标准化认证工作。同时,为企业和果农制定了《红心猕猴桃良好农业生产技术规范(GAP)》和《四川省苍溪县红阳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并指导他们实施,苍溪猕猴桃顺利取得“出口基地备案”和“ISO22000、“GLOBALG.A.P”、“HACCP”等认证,首次建立了苍溪猕猴桃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苍溪猕猴桃引起国内外众多客商的青睐,成为当今世界享负盛名的绿肉、红肉、黄肉三大猕猴桃之红肉系列果主产地之一。2002年,苍溪红阳猕猴桃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发挥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是脱贫攻坚核心支撑。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关键时期。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帮助贫困户、贫困村如期脱贫奔小康,这是吴世权代表一直思考和努力做的事情。

“今天我重点讲述修剪、留果、科学施肥、防治溃疡病等猕猴桃夏季管理技术。”6月的一大早,吴世权代表驱车来到边远的白山乡,给当地猕猴桃种植户“传经送宝”。吴世权代表“现身说法”,给该乡红庙村五组种植户杨清孝吃了颗“定心丸”。因在技术、施肥和用药上,总感觉把握不准分寸,又有猕猴桃溃疡病这一恐惧症,杨清孝如气不足的轮胎有些不想动。对于自家种植的猕猴桃打算顺其自然。经过一番吴代表的理论普及和“传经送宝”,杨清孝来了劲,感觉挂在树上的猕猴桃成了快要坠落的“金元宝”。

每当苍溪红心猕猴桃夏季管理关键时期,吴世权开启了“忙碌模式”,在田间地头总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他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入开展助农增收技术培养,年均培训各级各类果树技术人员和贫困户10000余人次,同时,主持制定了《绿色食品——苍溪红心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等五个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撰写的《红阳猕猴桃果实套袋对品质影响试验初报》、《猕猴桃花青素形成规律及提取液的研究》等多篇文章在《中国果树》、《落叶果树》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如今的苍溪,红心猕猴桃栽满村村组组,红心果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苍溪老百姓脱贫增收致富的骨干支柱产业。这里面有吴世权代表的一份汗水和功劳,全县老百姓记住了他。

“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只要能助农致富,我这个‘庄稼汉’就当得货真价值!”这是吴世权代表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三十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首奋斗之歌。

(苍溪县人大办 王建军  安元琴)


广元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00号
蜀ICP备06017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