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围绕中心、强化监督、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01 09:29:00 阅读:2168次

 

广元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回眸

广元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

  自2011年5月换届以来,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强化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广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围绕中心、强化监督,有力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2011年,市委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基本形成“一枢纽、三中心”(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能源供给中心),经济发展实现“五个翻番”(在2010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发展目标。近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超常付出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监督就是支持,加大监督就是最大支持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找准工作重点,有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开展监督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2011年,我委提请将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编制情况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列入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通过深入调研(初审)并综合归纳了审议发言后提出的完善振兴发展规划,加强各专项规划衔接协调等审议意见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及时采纳。在对工业经济发展调研中发现个别工业园区项目推进较慢,开工不足,产出效益低;工业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两化”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工业和城镇发展在规划布局上相容性差等问题在向政府提出审议意见的同时按常委会党组要求向市委报送了《关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有力地推动了广元新型工业化发展。同年11月,按照省人大财经委要求,对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简称“两化”)互动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将综合情况向省人大财经委作了书面报告。

  2012年,为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我委重点就《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人才聚集》这一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了为期两月的专题调研。调研形成上报市委的《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人才聚集》课题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书记马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茂森、市委常委张康明等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马华书记批示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价值的调研报告。有关部门要认真准备,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系统策划研究布署,以推进校企深层合作。

  为推进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和彻底解决城市进出口道路通而不畅的问题,常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经工委多次前往北二环、瓷莲路、陵宝二线、广巴广陕高速公路连接线道路规划建设现场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工程建设,当即拍板支持市政府提请的部分项目采取BT模式投资建设的议案,实现融资11.14亿元,有力支持了政府工作,促进我市道路交通主体骨架的加速形成。

  2013年,为认真落实市委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二五”末广元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我委向常委会建议在认真开展对市内外商贸物流规划建设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拟对市人民政府此项工作开展工作评议。4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赖庆润带领我委与市商务局赴遂宁、泸州二市学习考察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情况后通过近半年来的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万达广场”项目、卓鑫物流川北国际物流商贸港项目,远程物流龙泉现代物流园区和盘龙协和配送中心项目成功落地广元并加快推进,为我市现代物流业态的升级,大商贸、大流通格局加快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市“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客观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科学调整经济发展增速,奋力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我委深入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全面了解情况,征求人民代表意见,组织召开有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分管财经工作领导、财经工委主任、发改局局长和市发改委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委员参加的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调研座谈会,对《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中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二)关注民生、多措并举,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委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积极发挥人大职能,有效促进民生持续改善。一是在每年的计划和预算审查中,我委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支持和监督政府坚持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民生的取向,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近三年来,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十大民生工程”已实现投入243.54亿元。二是在财经工委对口联系部门多,涉及政府经济工作方方面面的情况下,率先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力、安监、质监、国资、物价等部门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或组织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三是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多次开展调研,对市政府提出的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融资贷款的请示,都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及时作出了批复,有力支持了政府工作,促进了广元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三)创新理念、把握重点,不断增强政府部门预决算审查监督效果

  我委牢牢把握人大财经工作的重点,除加强重点经济工作的监督外,另一方面就是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2012年,结合市县区换届举办了近年来第一次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培训班,邀请了省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副主任郑树全和其他专家进行了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市县区人大财经工委依法履职能力。在工作中通过逐年增加部门预算审查部门的数量和不断拓宽部门预算审查监督的范围,切实增强了部门预算审查的效果。到2012年,市政府所有组成部门预算编制全部纳入市人代会审查范围。2013年共审查部门综合预算资金17.83亿元,占89个市级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总支出的85.2%。近三年共向市财政局发出书面审查意见三份,意见23条,针对部门预算编制中个别部门人员超编严重,预算各项收入数据增减变化较大、原因不明,年初专项支出到位率低,大量支出预留财政,行政事业单位的上年结余未在年初预算反映等问题督促财政及时进行了整改和调整,有效地促进了部门预算审查由审查合法性、真实性向审查合理性、效益性深入,有力推进了预算编制逐步走向公平、完整、科学。

  今年5月份,在省人大预工委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市编委批准了市人大常委会提请设立的广元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为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和监督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换届以来,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服务大局、有效作为,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但也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监督不够、不力、不及时;部门工作联系经常性不足,监督工作难以深入等客观现状和问题;社会公众对人大财经监督的了解不够,参与度不高;与人民群众期望相比,市级预决算审查的完整性、时效性、刚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市级预算的实质性审查监督正在稳步推进,但绝大多数县区的审查监督工作还相对滞后,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握人大监督工作方向。今年7月5日,市委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委书记马华提出: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性观念,确保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依法履职,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民生改善、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紧依靠代表,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和保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要全面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等方面,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公信度和透明度,要认真抓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以及审议意见的落实,并按时反馈办理结果。这对我们做好人大财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有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人大监督工作务必突出监督实效,才能有效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财经监督重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人大财经工作职责来说,完成好法定议题的审议工作外,要重点抓住事关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监督,大力推动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坚持以规划为指导,监督和支持政府加快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宝昭新区发展等规划确定的发展方略和目标,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力促进“两化”互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监督和支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抓项目、抓投资、抓产业、抓招商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发挥突出作用,抓出显著成效。要充分发挥人大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就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全局性、长远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三)积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这表明了党中央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的信心和决心,也指明了现阶段人大监督工作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人大要切实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履职能力。支持和督促政府切实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和改革的进程。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严格举债行为动态监管和定期报告制度。推动项目投资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价管理成为财政管理的常态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

  (四)更加注重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整体合力。按照财经工委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相对较多,更加注重加强交流,争取多方的支持。要加强同省人大、各县区人大财经工作机构的联络,加强同省内外市州人大财经工作交流,加强同市政府对口部门的沟通,加强同财经方面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财经工委委员专业性和广泛性的优势,采取各种形式,多措并举,切实加强联系和沟通,使人大财经工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增强整体工作实效。

 


广元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00号
蜀ICP备06017681号-1